程沛权
程沛权

年终总结:2022年的一些回顾和2023年的一些小规划

作者:程沛权2022-12-31

2022 对我算是比较特殊的一年,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彻底宅了一年,但也没有闲着,换了工作换了城市,回到了阔别两年的第二故乡广州,工作之外的学习和生活对个人的成长也有一些值得复盘的地方。

工作与生活

2020 年疫情爆发那年发生了很多事情,最终也决定从服务了五年的网易公司离职(见 记录一下在网易五年来的工作与生活),随即和几个朋友跟着大佬去了深圳,因为大家都是扎根广州,所以都把深圳当成一个临时过渡的城市,所以今年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又一起回到了广州。

回广州后也终于不用再苟在城中村里了,在依山傍水的山景房里,三只猫也迎来了久违的阳光,每天睡到自然醒,醒了有东西吃有玩具玩,还不用出门工作,过的比我还幸福。

山景房里的三只猫

我从五月底回来后就一直很忙,因为广州这边也是刚成立的新公司,太多事情要忙,加上业余时间也有其他事情, 菜谱 也慢慢停更了,不过偶尔还是有在做饭,新的一年看看调整下生活节奏重新运营起来。

虽然工作很忙碌,但在初创公司的日子里倒也是很有趣,因为人少(目前加上老板还不到十五个人),所以自己也有机会开始承担起一些前端工程师之外的开发工作,例如写 App ,写客户端,写服务端,写爬虫,写区块链,当然都是围绕着 Node.js 进行的全栈开发。

写着写着就没有什么时间写页面了,所以今年也是把 Tailwind CSS 这一类原子框架大幅度的往工作项目里用,这样在需要写页面的时候可以不怎么写样式了,对 Flex 布局熟悉的前端工程师来说, Tailwind 风格的开发模式做东西真的非常快,很适合初创公司老板说 “啊啊啊这个东西很着急” 然后第二天就可以给到他。

这一年是真的忙碌(见下文的 开源社区 部分),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运动量,可能也因为运动太少,所以从九月份开始,从痛风发作到新冠病毒,陆陆续续当了一个季度的病号,不过有一点算是不幸中的万幸,就是因为一直宅着,所以年底新冠阳性的时候仅仅只是个弱阳,低烧了一个晚上就开始在恢复健康了,相对于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朋友病得五颜六色,我还是挺幸运的。

另外关于生活的话,就是头发达到了历史上的最新长度,往后甩的时候已经过了腰了,虽然发质一如既往的差,但我并不关心发质哈哈哈哈,长度才是王道。

头发达到了新的长度

开源社区

今年在 GitHub 的活跃度比去年高了不少,而且很神奇的达到了全勤,因为疫情的原因,还有换城市和新工作等事情,今年也没有出远门或者回家待几天,每天都在有电脑的屋子里待着,所以每天都有在 GitHub 上操作(截图生成自 GitHub Contributions ),也归功于今年把很多有的没的代码都托管到 GitHub 上了,包括一些 to-do list 也会有个 Markdown 仓库作为临时笔记,很方便哈哈哈。

这两年在 GitHub 的活跃情况

虽然这么活跃,但开源项目其实没有参与多少,基本上都在维护去年的一些旧项目,其中投入最多的是之前写的那本关于 Vue 3 的书 Learning Vue3

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在知乎收到一条私信,是出版社的编辑发现了我写的东西,邀请我参与到书籍的出版工作中。当时由于临近过年比较忙,没有立即答复是否参加,后面四月份编辑老师又联系了我,在考虑了自己的时间和目前手里头比较有积累有篇幅的内容后,咨询了是否可以用现有的开源内容整理出版(还举了阮一峰老师的 ES6 入门教程 的例子),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,就开始安排时间调整 Learning Vue3 的内容。

由于当时 Vue 3 已经成为 npm 安装时的默认版本,并且中文官网也建设起来了,考虑到继续单独讲述 Vue 3 的内容显得有点 “过时” (毕竟当时写这本书的背景是国内没有什么 Vue 3 的资料,并且还处于公测但未完全替代 Vue 2 的阶段),在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建议下,续写了关于前端工程化的内容,以降低本书的学习门槛,所以可以看到我从 四月底的更新记录 就慢慢不再局限于 Vue 了,而是一直在更新前端工程化的内容。

再之后的几个月就一直在补充新内容,并且按照出版社的供稿规范调整了叙述风格,最终整个文档的风格就变得比较有 “专业性” ,不再是嘻嘻哈哈的逗逼语气,自己感觉有点像阮一峰老师,确实在阮老师的博客里受到了很大影响。

很高兴续写的内容得到了线上读者的认可,不仅仓库从 100 Star 慢慢涨到了现在接近 500 Star ,还有很多读者给我留言,给了我很大的鼓励!

仓库接近 500 Star 了
在 GitHub 仓库里的评论
在 GitHub 仓库里的评论
在 GitHub 仓库里的评论
在 GitHub 仓库里的评论
在 GitHub 仓库里的评论

调整后的叙述风格也被读者认可,在 2022 年底突然有一群台湾开发者关注了我的 GitHub 账号,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 被台湾一位技术大 V 推荐了 ,她很喜欢我的风格,我很开心哈哈哈,付出得到了回报,得到了认可!

台湾网友的分享

其他的开源项目大部分是一些 npm 包,总下载量也突破 35 万次了(数据来源 npm-stat )。

来自 npm-stat 网站的统计数据

有个 Vite 插件被大佬的项目引入后带火了,现在每周大约保持在 7k 左右的下载量,也收到了其他开发者的 PR 贡献( #16 ),期间认真的评审了代码和给予了意见点评,直到那天才感觉在认真参与开源项目协作,在此之前都是自己单打独斗,或者发起一些没有什么修改意见的翻译 PR ,很少这样在 PR 过程中讨论功能的取舍。

在 PR 过程中讨论功能的取舍

还有一个使用量比较多的插件是一年多前做的一个自用的小工具,很久没维护,结果一直有人用,前段时间还提了一些反馈,所以年底有空于是重新维护了起来,还用 Photoshop 鼠绘了个 Logo ,偶尔设计点东西还挺有意思的,虽然渣渣,但我觉得很贴合用途哈哈哈。

新官网上挂着自己画的 Logo

另外还有一点比较值得高兴的是,新开坑的开源仓库都已经全部使用英语了,包括代码里的注释,还有 issue 的交流,虽然语法和用词什么的不一定对,但在 Google 翻译校验了一下还是可以识别的,多读多写多练习,总有一天可以不太依赖翻译工具的。

新年展望

刚好很多事情都在 2022 年底弄完了,新的一年业余时间应该不会那么忙了,我要多运动,多爬山,明明现在住的地方对面就是一座山,我居然一次都没有爬过,真是浪费啊浪费可耻哈哈哈。

底迪很喜欢在阳台看山景

然后把三年没弹的贝斯重新弹起来,太久没有弹琴了,自从去了深圳,总感觉人在漂泊,以至于从 2020 年之后就没有再弹过琴,希望今年可以重新积累一些可以演奏的曲子。

技术方面,长远的规划不好说,梳理了一下最近几个月的计划吧:

  1. 重构博客(上一次是 2020 年 1 月,也有两年了),技术选型还是偏向于比较新的前端技术栈,找个时间调研一下
  2. 认真学一下 React ,其实很久前就有想法,但因为缺乏可落地的个人项目,所以一直没动手,只是简单的写了几个 demo ,去年写 App 的时候因为主要技术栈还是 Vue ,所以选了 uni-app ,但感觉体验并不是太好,把 React 玩熟悉之后以后也可以切入 React Native 开发
  3. 重构之前写的命令行工具 create-preset ,一个模板拉取工具,现在在用的 GitHub 镜像挂掉了一直没去修,打算把一些自己维护的模板处理成本地一起发包,不走 GitHub 下载了,其他人的社区模板就继续拉仓库,不过要考虑现有的 API 兼容,只能是无感知的重构,感觉要做的事情也不少

其他的可能就是 Web 3 方面的开发继续深入吧,智能合约和 dApp ,也是未来的趋势,并且基本上都是以前端的技术栈为主,作为前端工程师,天生有前端优势的情况下,不玩下区块链多可惜!